暑期 “三下乡”|心桥志愿服务队: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二)
发布时间: 2025-08-31

为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成果,引导青年学生从党史中感悟初心使命,8月29日,潍坊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心桥志愿服务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继续前行,先后走进潍坊党史教育馆、潍坊烈士陵园和庄龙甲故居,在红色地标中追溯革命记忆,传承奋斗精神。

8月29日上午,实践团首站来到潍坊党史教育馆。展馆内,“峥嵘岁月”“建设时期”“改革浪潮”“新时代新篇章” 四个展区脉络清晰,通过实物陈列、多媒体互动、场景再现等多种形式,系统展现了潍坊地区党组织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百年历程。

在 “中共潍坊地方组织建立” 板块前,泛黄的文献资料记录着早期共产党员在潍县秘密开展革命活动的艰辛;“抗战时期的潍坊力量” 展区里,一把锈迹斑斑的步枪、几封战地家书,让同学们仿佛看到了胶东抗日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的场景。讲解员介绍:“潍坊党组织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史。从土地革命时期的农运浪潮,到改革开放后的潍坊模式,红色基因始终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

8月29日下午,实践团怀着肃穆的心情走进潍坊烈士陵园。苍松翠柏环绕间,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全体成员列队整齐,鞠躬致敬,以此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

在烈士事迹陈列馆,庄龙甲、王尽美等潍坊籍革命烈士的事迹让同学们驻足良久。庄龙甲在敌人的酷刑面前坚贞不屈,用生命践行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的誓言;王尽美作为中共一大代表,奔波于齐鲁大地传播革命火种,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仍牵挂着党的事业。

8月29日上午,实践团专程前往庄龙甲故居。这座位于潍坊市坊子区的老式院落,保留着当年的原貌:土坯墙、青瓦房,屋内的煤油灯、旧桌椅,无声诉说着这位山东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的革命生涯。

此次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历史现场深刻理解了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的密码。接下来,心桥志愿服务队实践团还将继续探索潍坊的红色资源,在行走中学习,在感悟中成长,让爱国主义精神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图/文:杨宗祎 编辑:庄建鹏 审核:杨宗祎)